培養飛機維修“能工巧匠”三大人才基地落戶成都雙流是有蓉亦通(www.hanman360.com)搜集整理:
下面電話直接點擊呼出即可咨詢!蓉亦通制定專屬落戶方案!
成都蓉亦通人事代理 高經理 13699443843 (微信同號)
|
成都社保(開戶、咨詢、補繳、轉移、報銷)
|
公積金代理、異地轉移、余額補充、補繳
|
成都落戶咨詢(大專本科、有房落戶、市內平遷、公租房)
|
成都退休咨詢、養老中斷補繳、子女入學
|
天道酬勤神州行,與時俱進蓉亦通 |
7月15日,中國航空學會航空維修技術人才實訓基地授牌儀式暨《共建國產商用飛機維修技術人才培訓基地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在成都市雙流區舉行。
活動現場,依托中國商飛大飛機示范產業園,實現中國航空學會航空維修技術人才實訓基地、國產商用飛機維修技術人才培訓基地、高校聯盟航空英才實訓基地等3個人才培訓基地同步落地,助力雙流探索建設為國家級航空人才培訓基地。
值得關注的是,雙流同時引進了一批高能級“智囊團”——中國航空學會、中國航空教育學會和中國航空航天工具協會等機構,不斷滿足航空產業鏈人力資源需求,培養飛機維修領域的“能工巧匠”與“大國工匠”。
高能級“智囊團”航空業大咖“牽手”雙流
這是一次航空業“大咖”與雙流的親密合作。
中國航空學會航空維修技術人才實訓基地在雙流正式揭牌,意味著中國航空學會成為雙流的高能級“智囊團”。
中國航空學會是一家什么樣的組織機構?中國航空學會成立于1964年2月,是航空航天科學技術工作者自愿結成依法登記成立并經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接納的全國性學術性非盈利法人社會團體,有來自全國航空科研機構、工業制造、維修檢測、航空運營企業以及航空高校等在內的270多家單位會員、12萬余名個人會員,其中,擁有超過1000名具有正高級以上職稱的高級會員。
此次“借智”建設實訓基地,能為雙流帶來哪些人才?
中國航空學會理事長林左鳴在致辭中重點提到3種人才:具備創新意識和動手能力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具備相應職業資格、具有良好職業技能的實用型人才,具有國際視野、具備能夠代表我國航空科技發展水平的專業型人才。
林左鳴表示,下一步,學會將以基地為平臺,圍繞我國航空維修人才培養深入開展合作。9月,學會將在雙流舉辦“民用飛機運行支持技術國際論壇”,打造航空維修產業高端交流平臺,共同推動產業發展,同時也正在探討將航空技術人才培養的年度會議放在雙流,形成可持續發展。
值得關注的是,“民用飛機運行支持技術國際論壇”落地雙流,將吸引全球先進的民航維修供應商通過線上及線下的方式參會,探討新技術、新商機,穩步推進和完善國內外民航維修產業鏈發展。
除了中國航空學會,成立于1984年11月的中國航空教育學會、創始于1981年的中國航空航天工具協會等“老牌”資深實力機構也來到現場,與雙流“牽手”合作。
聚焦國產飛機七方聯合培養飛機維修人才
作為活動的重要內容之一,《共建國產商用飛機維修技術人才培訓基地戰略合作協議》在現場簽訂。
這是一次七方聯合,以成都市雙流區為牽頭主導,以中國航空學會、中國航空教育學會、中國航空航天工具協會為行業指導,充分發揮中國商飛四川公司為國產商用飛機的鏈主企業、成都航空為國產商用飛機ARJ21首家運營商、以天立時代航空科技航空維修培訓機構的協同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協議聚焦的是國產商用飛機的維修技術人才培訓。
近年來,隨著國產商用飛機的快速發展,對維修人才的需求量也迅速攀升。有行業專家預測,未來3到5年,國產商用飛機維修技術人才需求人數每年的缺口有5000到8000人,未來20年需求人數將達到10萬人以上。
作為國產商用飛機維修技術人才培訓基地的承載機構,天立時代航空科技的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組織專業的教研團隊研發“定制化ARJ21導入課程”,填補國產商用飛機普及性、導入性課程的空白,為國產飛機航空技術人才做導入性、普及性培訓,通過本輪教學活動,形成一套全國獨有的“飛機維修執照(TA)課程+ ARJ21導入課程”培訓體系,力爭在3-5年建成國家級航空人才培訓基地。
人才產教融合組建高校聯盟航空英才實訓基地
除了政府與企業,活動現場還有一批重要參與者——高校。
四川大學空天科學與工程學院、西南交通大學力學與航空航天學院、電子科技大學航空航天學院、西華大學航空航天學院等高校的負責人來到現場,他們將與政府和企業一起,組建高校聯盟航空英才實訓基地,為更多學生提供“實戰”機會。
成立高校聯盟,是雙流區加強院校企地合作,促進航空人才產教融合的一個創新之舉。
今年6月,雙流航空經濟區管理委員會給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南交通大學、西華大學發去邀請函,這份邀請函充滿了誠意。
邀請函中寫道:雙流擬向貴學院提供2個CCAR66R3維修人員執照(TA)培訓免費名額,進一步支持高校學生在雙流開展航空維修技術培訓,同時共同打造航空維修人才實訓基地。
面對拋出的橄欖枝,高校積極回應。實訓基地將使學生與職業崗位“零距離”接觸,鞏固理論知識、訓練職業技能、提高綜合素質,具有“生產型、真實性、實踐性、職業性和共享性”特征。
數據顯示,目前雙流全區已集聚各類人才40.2萬名,位居全省行政區第1位;聚集191名高層次人才,其中“兩院”院士團隊9個、高層次創新創業團隊51個,為當地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能。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劉秋鳳 實習生 趙丹妮
三大人才基地
中國航空學會航空維修技術人才實訓基地
該基地在雙流正式揭牌,意味著中國航空學會成為雙流的高能級“智囊團”。學會將以基地為平臺,圍繞我國航空維修人才培養深入開展合作。
國產商用飛機維修技術人才培訓基地
作為國產商用飛機維修技術人才培訓基地的承載機構,天立時代航空科技將組織專業的教研團隊研發“定制化ARJ21導入課程”,力爭在3-5年建成國家級航空人才培訓基地。
高校聯盟航空英才實訓基地
實訓基地將使學生與職業崗位“零距離”接觸,鞏固理論知識、訓練職業技能、提高綜合素質,具有“生產型、真實性、實踐性、職業性和共享性”特征。
標簽:
落戶成都
落戶成都雙流